細說漢字:麻
這是“麻生蓬中,不扶則直”的“麻”字。金文①的上部是“廠”,表示屋檐形,其內不是“林”字,而是掛著一縷一縷的纖麻,曬干才能用。所以這個字是個會意字。小篆①也同于金文的寫法。本來小篆的寫法就已經夠復雜的了,可是后世人認為麻是草屬,所以又在上部增加了一個草字頭,變成了上形下聲的新形聲字“蔗”。楷書③寫起來實在不便。后來在實行簡化字時,又把草字頭去掉了。所以,④是楷書簡化字,也就是今天的通用形體。
“麻”的本義,就是可做繩索的大麻,如《管子·牧民》:“養桑麻,育六畜,則民富。”又可引申為麻布喪服,如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麻者不紳”。“紳”是系在衣外的大帶子,大意是:穿麻布喪服則不能系上大帶子,這是古代的制度。人們多愛讀《聊齋志異》,在《呂無病》篇中有“衣服樸潔,而微黑多麻”的話。里面的“麻”字與喪服無關,“多麻”是衣服不平滑的意思。人的臉上有“麻子”,也說明臉上不平滑,這是借“大麻”的“麻”字代替“麻子”的“麻”,這是個假借字問題,與“大麻”之“麻”的本義無關。
——《左民安·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:
會意字,本從廠(han3)、從林。“廠”字像山石崖巖之形,人可以居住,此處表示剝麻或放麻的處所;“”字是剝取麻桿之皮的意思。本文是大麻。《說文》:“麻與
同。《詩·齊風·南山》:“蓺麻如之何?衡從其畝。”(“蓺”即“藝”,今簡化為“藝”,種植)引申指麻的莖皮纖維。又引申有用麻布制成的喪服、麻布帶子、不光滑等意義。“麻"字本從“廠”,從小篆開始變為從“廣(yan3)”。所以《說文》釋為:“人所治,在屋下。從廣,從
。”“麻”所從的“
”在隸變后變形為“林”,與“
”字同形了。(張玉金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