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孟
左民安
這是“孟冬之月”的“孟”字,本為會意字。①是金文的形體,像器中有一個嬰兒(子),表示給初生嬰兒沖洗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下部寫作“皿”。③為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孟,長也。”其實,其本義是“始”、“首先’,“長”只是“孟”字的引申義。也就是說,初生嬰兒,首先就要洗個“降生澡”。由“始”之義可以引申為排行第一,如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:“見孟女,說(悅)而愛之。”所謂“孟女”,就是第一個女兒。“第一”就有“老大”、“長”之義,如“孟兄”就是長兄。每個季度的第一個月也可以稱“孟”,如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冬十月》:“孟冬十月,北風徘徊。”所謂“孟冬”也就是冬季的第一個月,即十月。
請注意:在《詩經·鄭風·有女同車》中有“彼美孟姜”一句詩。若將“孟姜”理解為哭長城的“孟姜女”,那就錯了。春秋時齊為大國,并且齊姓姜,所以“孟姜”是指齊國國君的長女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《說文》:“孟,長也。從子,皿聲。”該字在商代金文中是個會意字,從子從“”,至周代金文,所從的“
”演進為“皿”,該字遂分為二系:一系“皿”中有水,后又省“皿”,演進為《說文》古文;一系秉襲商代金文,后來演進為《說文》小篆與隸書。因為由容器形訛而來的“皿”字與“孟”字讀音相同(均屬明紐陽部),故而許慎曰:“從子,皿聲。”“孟”本義為首生,也就是排行中的“長”,亦即老大。《說文》:“孟,長也。”引申為始。《楚辭離騷》:“攝提貞下孟陬兮。”王逸注:“孟,始也。”(李義海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