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定
左民安
這是“一籌定乾坤”的“定”字。甲骨文①的外面是個房子,房內上為“口”下為“止”(腳),其實就是個“正”字。“正”字的本義就是腳站得端正,不偏不斜。那么在室內不偏不斜即為“安定”或“定居”之義。可見“定”字也是個會意字。金文②的形體則同于甲骨文,只不過“正”上的“口”變成了實心的,其義未變。③是小篆的寫法,室中就是個“正”字。④是楷書的寫法。“宀”下的“正”字變成了“??”了。形體有所改變,但其義仍未變。
“定”的本義是“安定”或“平定”,如《詩經·小雅·節南山》:“亂靡有定。”就是說,戰亂還沒有平定。后又引申為“決定”或“肯定”,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吾慮不清,則未可定然否也。”大意是:我還沒有考慮清楚,還沒有肯定可否。
“定情”一詞,在古代則往往指男女結合成為夫婦。漢朝繁欽有《定情詩》,唐喬知之有《定情篇》,都指結婚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兼形聲字。從宀,從正,正亦聲。在商代甲骨文中,“定”的聲符“正”是由一個口形和一個人腳形組成的。在西周金文中,這個口形變為填實的長方形或圓形。后來逐漸變為一橫。值得注意的是,古文字中的“”在楷書中大都作“正”形,但在“定”字中則變為“
”形。本義是安定、使安定。《說文》:“定,安也。”《易·家人》:“正家而天下定矣。”引申有寧靜、停止、專注、固定、必定等意義。(張玉金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