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寅
這是“寅吃卯糧”的“寅”字,本為象形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體,就像一枝箭(矢)形。②是金文的形體,“矢”變得復(fù)雜了一些,左右為兩只手,表示用雙手奉矢之形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箭頭訛變成“宀”,完全失去了雙手奉矢之形了。④為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寅,髕也。正月,陽氣動,去黃泉,欲上出,陰尚強。象宀不達,髕寅于下也。”這段話牽強附會,迂曲難解?!耙弊值谋玖x就是“箭”或“雙手奉矢”。箭有“射進”義,所以《爾雅·釋詁》:“寅,進也。”由“進”又可以引申為“進禮”、“虔敬”之義,如《尚書·無逸》:“嚴恭寅畏。”“寅畏”即“敬畏”義。
古書中常見“寅吃卯糧”的話。農(nóng)歷以干支紀年,“寅”是地支的第三位,“卯”是地支的第四位,寅年就吃了卯年的糧食,比喻入不敷出,預(yù)先借支,如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十五回:“就是我們總爺,也是寅吃卯糧,先缺后空。”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該字在早期甲骨文中像箭矢形,后又加一框狀形符以與一般箭矢分開,后來中空的方框內(nèi)部羨出一短畫又訛為雙手,字遂在西周時期呈雙手持矢形;后來矢鏃訛變?yōu)椤板病保撟中嗡鞛椤墩f文》小篆承襲。寅字像矢形,其本義為箭矢。矢在弓上,其發(fā)必疾,故引申為疾、進。《詩·小雅·六月》:“元戎十乘,以啟先行。”毛傳:“殷曰寅車,先疾也。”鄭玄箋:“寅,進也。”寅又假借為地支字,為地支中的第三位。用于紀月,指夏歷正月;用以紀時,指凌晨三至五時;在太歲紀年法中亦用以紀年,《爾雅·釋天》:“太歲在寅曰攝提格。”與天干相配,可用以紀年,亦可用以紀日。(李義海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