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寡
這是“寡不敵眾”的“寡”字,是個會意字。你看了甲骨文①的形體,也許就會了解個大概的意思:外面是一座房子,里面只有一個人(頭上還長著長頭發,有身子和手臂),這當然就有“少”的意思了。小篆②則把房內之“人”變得更復雜了,變成了上“頁”下“分”。③是楷書的形體,是由小篆變來的,從組成的各個部分來說,基本上沒有變化。
“寡”字的本義就是“少”,如《商君書·農戰》:“農者寡,而游食者眾,故其國貧危。”這個“寡”字,就是“少”的意思。房內只有一個人為寡,所以老而無夫的人亦稱為“寡”,如《墨子·辭過》:“振孤寡。”“振”同“賑”,就是“救濟”的意思。這句話也就是說:救濟孤寡之人。
由“少”義,也可引申為古代君主的自稱,或者臣子對他國的國君稱自己的國君,如:寡人、寡君、寡小君等。
請注意:“寡”與“少”是同義詞,“少”和“多”相對:而“寡”的詞義更廣一些,它除了與“多”相對外,還可以與“眾”相對。“少”字一般則不與“眾”相對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從宀,從頁(頁)。頁,古同首,頭也。本像一個人獨居一室。后來為了使字形均衡,在像人身體的筆畫兩旁又加上了兩個裝飾性的筆畫,合在一起像是一個“分”字。秦代篆文又在像頭部形的筆畫下加了兩個短豎,使得“宀”里邊的部分像是由“頁”和“分”組成的,因此,《說文》誤以為從宀,從頒。漢代隸書中沒有這兩個短豎。今隸中在“分”字的上部又加了一橫,這個寫法被楷書繼承下來。本義是男女喪偶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齊崔杼生成及彊而寡。”杜預注:“偏喪曰寡。寡,特也。”后專指女子喪偶。《詩·小雅·鴻雁》:“爰及矜人,哀此鰥寡。”又引申指孤單、少、減少、舍棄、不吉利等等。可通假為“顧”。(張玉金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