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多
“梅開五福。竹兆三多?!边@個“多”字是個會意字。在甲骨文①中,很像是重疊的兩個“夕”字。許慎說:“重也,從重夕,夕者相繹也,故為多。”其大意是:晝夜更替永遠不停,所以這就是“多”的意思。金文②和小篆③也都是兩個“夕”字。④是楷書的寫法,它與前幾種形體均相似。
“多”字的本義與“少”相對,后來又引申為“余”的意思。如:“二百多”即“二百有余”之意。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反古者不可非,而循禮者不足多。”這里的“多”是什么意思呢?若當“多少”之“多”講,根本講不通。其實這個“多”是“稱贊”的意思,是“多”的本義的遠引申。這兩句話的原意是:反古的不值得責(zé)難,而循禮的也不值得稱贊。請注意:“多方”一詞,往往當“多方面”講,可是在《莊子·天下》中有“惠施多方,其書五車”的話,這個“多方”是什么意思呢?若是釋為“多方面”那就錯了。其實這個“方”字是指“學(xué)術(shù)”;“多方”是說“學(xué)識廣博”。原話的意思是:惠施這個人學(xué)識廣博,他的書有五車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甲骨文作“”從重“肉”之形,與“夕”有別。古代祭祀后要分胙肉,兩塊肉者為“多”。金文則作“
”,亦重二“肉”。金文中“肉”、“夕”字形相近,故易混淆。《說文》:“多,重也。從重夕。夕者,相繹也,故為多。重夕為多。重日為疊。凡多之屬皆從多。
,古文多。”所從字形已經(jīng)訛變。造字本義是重復(fù)、眾多。甲骨文:“貞:生一月不其多雨?”(《合集》12501)《詩·周頌·訪落》:“未堪家多難。”鄭玄箋:“多,眾也。”引申為深厚。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亭長戲曰:至府為我多謝問趙君。”顏師古注:“多,厚也。”也引申為重視。《漢書·灌夫傳》:“士亦以此多之。”顏師古注:“多猶重之。”又引申為欣賞。《呂氏春秋·謹聽》:“聽者自多而不得。”高誘注:“自多,自賢也。”也引申為軍功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勛》:“治功曰力,戰(zhàn)功曰多。”也假借為“衹”、“啻”等。(王志平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