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夂
左民安
這個“夂(zhǐ 紙)”字是個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很像腳根朝上、腳趾朝下的一只左腳。金文②那就更像一只左腳了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與甲骨文①的形體相類似。楷書④就根本沒有腳的樣子了。
“夂”字的本義是“腳”,不過這個字現在不再單獨使用了。值得注意的是:“夂”字“父”、“久”、“攴”等字的形、音、義都不同,千萬不能相混。
這個“夂”字是個部首字,凡由“夂”字作為組成部分的字,大都與腳有關,如“降”、“各”、“舞”、“夏”、“麥”等字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意為從后至。《說文》:“夂,從后至也。象人兩脛后有致之者。讀若黹。”西周尊:“不(丕)顯朕文考魯公夂文遺公”,另有古文終字亦作夂,《說文》:“冬,四時盡也。從
,從夂。夂,古文終字。”《集韻·東韻》:“終,古作
,隸作
。”音zhōng,之戎切。此與《說文》夂無涉。(劉恒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