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復(fù)
“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(fù)西歸,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?!边@個“復(fù)”字很形象。甲骨文①的上部的中間是窖穴的上視形,可住人,其兩端是兩個出入通道。下部是一只腳,表示可以出入,可見這是個會意字。②是金文形體,左邊增加“彳”,表示行動,這就變成了左形右聲的形聲字了。③是小篆的寫法,直接由金文變來。④為楷書繁體字。⑤為簡化字。
《說文》對“復(fù)(復(fù))”字的釋義是:“往來也。”這是對的?!皬?fù)”字的本義是“回來”或“返回”,如屈原《九章·哀郢》:“至今九年而不復(fù)。”從“回來”義又可以引申為“報復(fù)”義,如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我必復(fù)楚國。”就是說,我一定要報復(fù)楚國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中所說的“王辭而不復(fù)”,這里的“復(fù)”字不應(yīng)理解為“回來”或“報復(fù)”,而是當“回答”講,是王推辭而不回答的意思。
“復(fù)”字后來由實詞轉(zhuǎn)化為虛詞,即作副詞用,當“又”或“再”講,如“日復(fù)一日”、“年復(fù)一年”等。
請注意:繁體字“複”“復(fù)”及“答覆”的“覆”現(xiàn)已簡化成“復(fù)”,但是“覆”字用在“顛覆”、“傾覆”、“覆蓋”、“覆沒”、“覆亡”、“覆轍”等詞中時,仍用“覆”不用“復(fù)”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商代文字從,是古代
穴的象形,正中的長方形像窖穴,兩頭為出入處。字從夂、從
,
亦聲,《說文》:“復(fù),行故道也。”是其本義,但認為字“從畐省聲”則不確。復(fù)之本義為
,《說文》:“
,地室也。從穴,復(fù)聲?!对姟吩唬骸?/span>
陶穴’。”《詩·大雅·綿》作復(fù),皆為
穴之義。商代復(fù)字寫法,西周猶仿佛其形,春秋戰(zhàn)國發(fā)生省變及訛變,甚至夂形寫在上端。商代甲骨文中復(fù)字用法有三:一、通復(fù),指報告。《合集》7076:“貞:
曰雀來復(fù)。”《周禮·天官·宰夫》:“諸臣之復(fù)”,鄭注:“復(fù)之言報也,反也。”即指報告。二、通復(fù),意為再次。《合集》22048:“壬寅卜,令已復(fù)出。”三、用做人名。“貞:復(fù)先以歲(指歲祭貢物)。”(《合集》15483正)西周金文用復(fù)為復(fù),一為又義。
比
銘:“復(fù)友
比其田其邑,復(fù)
言二邑。”頭一個“復(fù)”義為又;友讀賄,贈送之意。“復(fù)友”意即又贈送。一為還給義。同銘:“
比復(fù)
(厥)小宮
比田”,謂
比返還給小宮之田仍給
比?!逗铖R盟書》用復(fù)為復(fù),亦用復(fù)為腹。(劉桓)
——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