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城
這是“春城無處不飛花”的“城”字。金文①左邊中間的圓圈是表示城圍,上下兩端是兩座城樓對峙。右邊是一把鋒刃朝左的大斧頭(武器),是用武器保衛城池的意思。可見這個“城”字是會意兼形聲。說它是會意,因為有以武器護城的意思(說它是形聲,因為它是左形(城郭形)右聲(成)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將金文左邊的城郭簡化為“土”字(因城樓與土有關),書寫方便。③是楷書的形體,直接由小篆演變過來的。
“城”字本義是“城墻”,如李賀《雁門太守行》:“黑云壓城城欲摧。”由城墻義又擴大為“城市”義,如《史記?吳起傳》“擊秦,拔五城。”也就是說道:攻打泰國,攻下了五座城市。
請注意:“城”與“郭”的含義是不同的。當“城”與“郭”分提時,那么“城”是指內城,“郭”是指外城;當“城”、“郭”連用時,“城郭”就是指城市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兼形聲字。從土,從成,成亦聲。先秦文字有兩個系統:一系從,—系從土。在“城”的意義上,從
從土意義相通。從
者始見于西周甲骨。從土者戰國時期為上下結構,《說文》小篆后變為左右結構,發展至今。“城”的本義是城墻,都邑四周用作防守的墻垣。《說文》:“城,以盛民也。”《墨子?七患》:“城者,所以自守也。”“城”與“郭”對稱時,“城”指內城,“郭”指外城。 《孟子?公孫丑下》:“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環而攻之而不勝。”引申指城垣以內的地方,泛指一般都市、城市。(林志強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