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埋
這是“落紅埋幽徑”的“埋”字,是個會意字。甲骨文①的形體多形象啊!其下部的曲線表示挖了一個土坑,中間是“牛”(正面看牛頭之形);在“牛”的兩側有四個點兒,這就表示填的土,其意就是把牛埋于地下。小篆②在形體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其上部是草,其下是“貍”(貍),后者是一種動物,藏在草中就是“埋藏”之義。到了楷書③則又變成了一個筆畫簡單的后起會意字,其左是“土”其右是“里”,把東西藏在土里,當然就是“埋”的意思了。
“埋”字由藏在土中這個本義出發,又可以引申為“葬”,如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死當埋骨兮。”東西給“埋了”,當然就看不見、聽不見了,所以后世也就有了“隱姓埋名”等詞。
在古書中,常有“埋玉”一詞,比喻有才能的人的死亡等于把美玉埋在土中,同時也是表示對死者的悼惜。
今天所說的“埋怨”一詞,是從《西游記》中借過來的,有“責備”或“抱怨”之義,如《西游記》第三十九回:“豬八戒高聲喊叫,埋怨行者是一個急猴子。”請注意:“埋怨”的“埋”字應當讀為mán(蠻),而不應讀為mái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從艸,貍聲。本義是指埋葬,后作“埋”。《說文》:“薶,瘞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今俗作埋。”《漢書?楚元王傳》:“又多殺宮人,生薶工匠,計以萬數。”引申之又可指填塞。《爾雅?釋言》:“薶,塞也。”郭璞注:“謂塞孔穴。”(白于藍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