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墨
“學書求墨跡,釀酒愛朝和。”這個“墨”字是會意兼形聲的字。①是古璽文的形體。上古就有墨。李學勤先生說:“考古上墨的實物有戰國末的。”漢朝以后多用松煙、石炭等原料作墨,因此“墨”字由“黑”和“土”組成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上為“黑”,下為“土”。③是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墨,書墨也。從土從黑,黑亦聲。”“墨”字的本義就是寫字用的墨,如《莊子?田子方》:“舐(shì)筆和墨。”“舐”為“舔”義,“和”為“研”義。也就是說:舔筆研墨。因為“墨”為黑色,所以又可以引申為“黑”,如《法書要錄》:“(張芝)臨池學書,池水盡墨。”也就是說:張芝靠近池邊學寫字,池中的水全染黑了。古代五刑之一的“墨刑”,即在臉上刺字,再涂上墨,如《尚書?伊訓》:“臣下不匡,其刑墨”即臣子不糾正君主的過失,就要處他以墨刑(亦稱“黥刑”)。
請注意:《史記?屈原傳》中“幽墨”一詞,實為“幽默”,“墨”為“默”的通假字。但古代的“幽默”卻是“寂靜無聲”義,而今天的“幽默”乃是英語humour的譯音,是指語言或舉動生動有趣而含義較深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兼形聲字。從土,從黑,黑亦聲。古今文字除筆勢不同外,結構無變化。“墨”指寫字繪畫用的黑色顏料。《說文》:“墨,書墨也。”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右軍亦如之,皆玄裳、玄旗、黑甲、烏羽之矰,望之如墨。”泛稱黑色,引申為不潔之稱,如“墨吏”指貪官。又引申指詩文或書畫,如“文墨”。又引申為木工用以取直的墨線,如“繩墨”,由“繩墨”再引申泛指規矩、準則等。特指古代刺刻面額,染以黑色的刑罰,為古代五刑之一。又特指墨家,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。(林志強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