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交
這個“交”字是個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像正面站著一個人,兩脛相交叉。金文②和小篆③也是這個樣子。④是楷書的寫法。
“交”字本義是“交叉”或“交錯”,如屈原《九歌?國殤》:“矢交墜兮士爭先。”意思是,箭交錯墜落,戰士們都爭先恐后地沖鋒陷陣。從“交錯”又可以引申為“交流”,如《鹽鐵論?本議》:“交庶物而便百姓。”大意是:交流各種各樣的物品(庶物),以方便老百姓。
“交通”一詞,古今均用。現在我們所說的“交通”,是指各種運輸和郵電通信的總稱。可是古代就不是這個意思,如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“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”所謂“阡陌”(qiān mò千莫)是田間小路,“交通”是“彼此相通”之義。
至于“[仲冬之月]虎始交”(《淮南子?時則訓》)中的“交”,那是“交配”的意思。這個詞義是從“交流”或“結交”主義引申出來的。
請注意:“交”字在唐宋詩詞中,有時還可以當“教”字用,如岑參的《嘆白發》:“白發生偏速,交人不奈何。”白發偏偏生長得這樣快,真教人無可奈何!這里的“交”字即通“教”字,現在不這樣用了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像人正立兩腿交叉的樣子。甲骨文字形像一個兩腿交叉站立的正面人形,金文字形沒有大的變化,多用為專名。小篆字形仍存古義,隸楷時手臂下出現斷筆寫成“交”。本義為小腿交叉。《說文》:“交,交脛也。”古時五嶺以南(向南可到今越南境內)有“交趾”之國,或與此“交”字有某種關聯。泛指交叉、交錯。《楚辭·九歌·國殤》:“旌蔽日兮敵若云,矢交墜兮士爭先。”由交叉引申為連接、接觸,由連接、接觸引申為結交、交往、交付、付給等義,由交往引申為交情、友誼,由接觸、交往引申為同時、互相,用作副詞。(郭小武 葉青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