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夾
這個“夾”字是個會意字。甲骨文①中間是一個大人,左右兩個小人攙扶這個大人。金文②的形體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。小篆③左右的兩個小人,已變得很小了。④是楷書的形體,是直接由小篆演變而來的。⑤是草書楷化的簡化字。
“夾”字的本義是“在左右輔佐”,如《左傳?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昔周公太公……夾輔成王。”也就是說:周公、太公輔佐成王的意思。從“左右輔佐”,又可引申為從“左右進攻”,如“夾擊”、“夾攻”等等。在兩者之間也可稱“夾”,如“夾縫”、“夾道”等。從左右兩側又可以引申為里外兩層,如“夾衣”、“夾被”。這個意義后來寫作“裌”或“袷”,但現在均簡化為“夾”。
我們讀《后漢書?東夷列傳》時,會見到這樣兩句話:“其地東西夾,南北長。”這里的“夾”字通“狹”,是“狹窄”之義,應該讀作xiá(匣)。原話的意思是:那塊地方東西狹窄,南北很長。
請注意:“夾”字的繁體字是“夾”,它與“?(Shan閃)”字的寫法不同。“夾”字當中是兩個“人”,“?”字當中是兩個“入”。“夾”字是偷了東西藏在懷里的意思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從大,從二人,從左右二人攙扶中間一人會意。古今字形均作“大”下兩“人”。現代漢字簡化時,據漢代草書將“夾”簡作“夾”。本義為挾持、從左右相持,讀作jiā。《說文》:“夾,持也。”《儀禮·既夕禮》:“薦馬纓三就,入門,北面,交轡(pèi,韁繩),圉人(養馬之人)夾牽之。”《墨子·雜守》:“守大門者二人,夾門而立。”由挾持引申為扶持、輔佐。也指從兩個相對的方向向內用力,使物體固定不動,引申指夾東西的器具。由從左右扶持義引申為在兩邊的、左右相對的、摻雜等義。“夾”由二人挾持一人引申指里外兩層,如“夾衣”、“夾褲”,這一意義后又作從“衣”、“夾”聲的“裌”及從“衣”、“合”聲的“袷”,讀作jiá,現代漢字整理時,已將“裌”“袷”二字作為“夾”的異體字淘汰。又讀作xié,用作“挾”的通假字;又讀作xiá,用作“狹”的通假字;還讀作gā,用于“夾肢窩”一詞。(郭小武 葉青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