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山
“黃河遠上白云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”這里的“山”字就是個象形字。金文①是三個山峰組成一個“山”字。小篆②為了書寫方便則將實心山變為單線的了,但三個山峰還仍然保存。③是楷書形體,基本上與小篆相同。
“山”的本義是指大山。可是有幾個由“山”字組成的詞還需引起注意:黃景仁的《圈虎行》中有“役使山君作兒戲”的詩句,這個“山君”是“老虎”的代稱。因虎為山獸之王,所以稱它為“山君”。原詩的意思是:耍得老虎做兒戲。
古書中所說的“山斗”一詞,是指“泰山和北斗星”。這是古人比喻自己所尊崇欽慕的人,如《聊齋志異?青鳳》中有“久仰山斗”的話即是。
“山”字是個部首字,凡由“山”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山嶺有關“峻”、“巍”等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像眾多山峰聳立。商代甲骨文中的“山”字為了鍥刻的方便,只表現山的輪廓。而商代和西周金文中的山字則或填實,或虛廓,或三峰,或五峰,宛若圖畫。西周以后,兩側峰趨向線條化,而中峰下部或填實,或中空如三角形,這兩種形體都一直保持到漢代,到楷書階段才合流。自秦代以來,人們又在中空處填上數量不等的網紋,戰國文字又在中峰上加一短橫畫,但這種裝飾性的筆畫都沒有保存到楷書階段。本義為地面上高聳而尖銳的部分。《合集》 96:“勿于九山尞? ”(不要對九山進行燎祭?)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山如阜,如岡如陵。”《荀子·賦》:“生于山阜,處于室堂。”(孟蓬生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