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(xì)說漢字:川
這是“百川灌河”的“川”字。甲骨文①彎彎曲曲的形狀像一條河流,曲線中的四個(gè)點(diǎn)兒是指河流中的漩渦。所以“川”字是個(gè)象形字,它的本義就當(dāng)河流講。金文②則把水中的“點(diǎn)兒”去掉了,這是為了書寫方便。③是小篆形體,同于金文。④是楷書的形體。
“川”字又可以從“河流”的本義引申為“平野”或“平地”,如我們現(xiàn)在還說“平川廣野,一望無際”。
“川”字是個(gè)部首字。凡由“川”所組成的字大都與水有關(guān),如“州”、“邕”、“?”等字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(xì)說漢字》
擴(kuò)展閱讀
象形字。像兩岸中間有流水。“川”字甲骨文兩邊為岸,中間為流水;金文把中間水形變?yōu)?img src="/d/file/p/2017/12-01/1512081900_905.png" height="40" style="border-width: 0px;border-style: initial;border-color: initial;font-variant-numeric: inherit;font-stretch: inherit;line-height: inherit;" />,小篆從之。《說文》:“川,貫穿通流水也。《虞書》曰:‘濬巛距川’,言深巛之水會為川也。”本義為河流。《書·禹貢》:“奠高山大川。”孔傳:“大川,四瀆。”孔穎達(dá)疏:“川之大者,莫大于瀆。四瀆謂江、河、淮、濟(jì)也。”“川”字在甲骨文中業(yè)已出現(xiàn),但其義則不詳。似與“水”之用法同。《戰(zhàn)后寧滬新獲甲骨集》 1.482:“丙子貞,不川? 其川? ”《殷墟書契前編》2.4.3:“丙戌卜,貞……不水?”都指漲水。從河流義引申為河流的源頭,又轉(zhuǎn)指山間或高原間平坦的陸地,因其地勢低,在山原間,像河水在堤岸間一樣。《新五代史·周德威傳》:“平川廣野,騎兵之所長也。”(馮華)
——李學(xué)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(jī)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