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舌
這是“舌劍唇槍”的“舌”字,是個象形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體,整體像舌形。②是古陶文的形體,與甲骨文相似。③是小篆的寫法。④為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舌,在口所以言也,別味也。”這是說舌頭的作用,對的。但許慎又說,舌是“從干從口,干亦聲”,把這個整體象形的“舌”分解為“干”和“口”兩部分;段玉裁又解釋說:“干,犯也。言,犯口而出之;食,犯口而入之。”這都是牽強附會的說法。
“舌”的本義即“舌頭”,如《莊子?盜跖》:“不耕而食,不織而衣,搖唇鼓舌,擅是生非。”所謂“鼓舌”,就是賣弄口舌,多指花言巧語,含有貶義。在古籍中常見“金鈴木舌”一詞,所謂“木舌”是指鈴鐸中的錘。《國語?周語》中有“舌人”一詞,有人認為這是善于說話的人。其實,“舌人”是指古代的翻譯官,正如韋昭注《國語》所說:“舌人,能達異方之志。”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《說文》:“舌,在口,所以言也,別味也。從干,從口,干亦聲。”像舌自口出。甲骨文異體兩旁的點像唾液。許慎以為“從干,從口”會意,不確。舌字在??鐘銘文中有所訛變,上部與倒寫的“矢”字近似。戰國楚簡中“舌”字增加表意偏旁“肉”,構成異體。“舌”是個常用字,所記錄的常用義自甲骨文至今都是“舌頭”。在構字中,作為聲旁的“舌”多是“??”的簡化,如“適”、“話”等等,與舌頭之“舌”僅是同形。(李守奎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