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周
這是“周而復始”的“周”字,本為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就像在玉片上雕刻的花紋。②是金文的寫法,其下增加了“口”,可能系裝飾部分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直接由金文演變而來。④為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周,密也。從用口。”把“周密”看成“周”字的本義,把它的結構與成是“從用口”,都不妥。在結構上,“周”與“用”字無關。“周”字的本義應為“雕刻”的“雕”,也就是“雕”字的本字。后世“周”的本義為“雕”字所代替。凡雕的圖像與花紋有疏有密,所以這就引申為“周密”的意思,如《漢書?張安世傳》:“以謹慎周密自著。”從“周密”又可以引申為“周遍”,如《史記?秦始皇本紀》:“親巡天下,周覽遠方。”大意是:親自巡視天下,周遍地觀察遠方的形勢。
請注意:賈思勰《齊民要術序》中說的“周人之急”及“周濟貧乏”等,這里面的“周”字均為“救濟”義,在這個意義上后來均寫作“賙”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“周”初作,本為象形字,但構形不明。有學者認為字像方格縱橫、刻畫文采之形,為“彫”之初文;或曰字像界劃分明之農田,其中小點像禾稼之形。《說文》訓為“密也”,義即周匝、周密。諸說均迂曲難信。甲骨文中用為方國名,金文中即指姬周。《說文》分析“周”字字形為“從用、口”,“口”至西周時始附加,可能是用來專表姬周的區別性義符,字初作
,后省四點作
,為后世文字所本。商、周文字中“周”均不從“用”,所謂從“用”乃始于春秋戰國間的訛變。文獻周義存在著一個圍繞著“周密”義衍變的引申脈絡,由周密義引申出緊密、親密義,亦引申指周匝、普遍義,由周匝義引申環繞義,由環繞義引申出四周義,由四周義引申出周邊義。(陳英杰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