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(xì)說漢字:尚
“賢人尚志。”這個“尚”字本為象形字。甲骨文①下部像一建筑物,壁有窗戶,上有兩橫,為煙氣上騰狀。②是金文的形體,其下部是個“向(窗戶)”字,上部未變。③是小篆的形體。④為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尚,曾也,庶幾也。”許慎認(rèn)為“尚”字的本義為“曾也,庶幾也”,都是作虛詞用,這不妥。“尚”字的本義為煙氣自窗戶上騰。由此可以引申為“超過”或“高出”,如《鹽鐵論?相刺》:“尚于唐虞。”也就是說:超過唐堯和虞舜。由“高出”義又可以引申為“崇高”、“尊重”,如《荀子?成相》:“堯、舜尚賢身辭讓。”意思是:堯和舜都是崇尚賢人而親自辭讓帝位。由“崇髙”又可以引申為“加在上面”,如《詩經(jīng)?齊風(fēng)?著》:“尚之以瓊?cè)A乎而!”“瓊?cè)A”為美石之名;“乎而”為語氣詞。大意是:再加飾瓊?cè)A實在美妙無比啊!至于“尚”字的“尚且”、“還”之義,那是轉(zhuǎn)成虛詞后的用法。
請注意:上古的“尚方”是為皇帝制造兵器等的官署名,與皇帝有關(guān);所謂“尚方寶劍”,是指皇帝所用的寶劍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(xì)說漢字》
擴(kuò)展閱讀
形聲字。《說文》:“尚,曾也,庶幾也。從八,向聲。” “曾”、“庶幾”均后來義,初義不知。字形不見于殷商甲骨文,而見于先周周原甲骨。金文中多假“尚”為“常”。陳侯因敦“永為典尚”,讀為《易·系辭》 “既有典常”之“常”,“典常”指國之典章制度。亦可單言“尚”。秦骃玉版“世萬子孫,以此為尚”,“尚”讀為“常”,常規(guī)、典常之義。借為“常”時音讀cháng。文獻(xiàn)中多用為增加、添飾、崇尚、好尚等義,音讀shàng。陳公子叔邍父甗:“子子孫孫是尚。”《集韻·漾韻》:“尚,貴也。”甗銘中是尊尚、寶愛之義。銘文中還用為人名。望山楚簡“足骨疾尚死”,用為“庶幾”義。(陳英杰)
——李學(xué)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(jī)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