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唯
這個“唯”字,本為會意兼形聲的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體,右邊像一只鳥形,左邊為一“口”,原表示鳥鳴之聲。②是金文的形體。③是小篆的形體。④是楷書的形體。從形體上看,一脈相承。
《說文》:“唯,諾也。從口隹聲。”“唯”字的本義也就是應答之聲,如《漢書?韓信傳》:“信(韓信)再拜賀曰:‘唯。’”《禮記?曲禮上》:“必慎唯諾。”由此而產生了“唯唯諾諾”,如《韓非子?八奸》:“未命而唯唯,未使而諾諾。”“唯唯諾諾”的成語現在多用于貶義,形容只是順從附和,不敢表示不同意見的樣子。“唯”字由應答聲還可以引申為句首語氣詞,表示“希望”,如《左傳?僖公三十年》:“唯君圖之。”即希望您多考慮考慮。“唯”還可作范圍副詞用,當“只”講,如《史記?魯仲連傳》:“方今唯秦雄天下。”也就是說:現在只有秦國稱雄天下。
請注意:唯、維、惟三個字的本義不同:“唯”的本義是應答聲,“維”的本義為繩子,“惟”的本義為“思”。但在“思”的意義上,惟、維通用,在范圍副詞“只”的意義上,唯、惟通用,只有作語氣詞時,三者都通用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從口,隹聲。其本義表示應答聲,是一象聲詞,用于對尊長,表恭敬。《說文》:“唯,諾也。”《論語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參乎! 吾道一以貫之。’曾子曰:‘唯。’”用為此義讀wěi。此義不見用于古文字資料,甲骨文、金文中經常作語詞用,作強調話題的標志。《前》5.39.8 :“其唯太史寮令。”金文中多用于銘文開首引出時間。段簋:“唯王十又四祀十又一月丁卯。”傳世文獻中亦多用為虛詞。(陳英杰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