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噪
這是“群鴉亂噪”的“噪”字,原為會意字。金文①中有一棵樹,樹上有三個“口”,表示群鳥在枝頭鳴叫。②是小篆的寫法。③為楷書形體,左邊又增加一個“口”,變成了會意兼形聲的字了。
《說文》:“喿,鳥群鳴也。從品在木上。”許慎的說法很正確。“噪”字的本義就是“鳥叫”,如杜甫《羌村》:“柴門鳥鵲噪,歸客千里至。”這是說:柴門之上,鳥鵲歡鳴,客(杜甫)自千里之外回到家門。從群鳥鳴叫又可以引申為“喧嘩”,如《北史?流求傳》:“勇者三五人出前跳噪。”
請注意:“噪”與“嗓”二字的形體極為相似,而音、義大有區別,不能相混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從三“口”匯集“木”上,會群鳥聒噪之義,與“雧”構形相似。三“隹”在木會聚集意,三“口”在木會群鳥鳴噪意。字形古今變化不大,秦、漢古隸,書寫較為隨意。今作“噪”,又累增一“口”成形聲字。“喿”字棄而不用,在構字中多做音符,如“澡”、“臊”、“操”等。(李守奎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