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卣
這個“卣”字讀作yǒu,本為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就像一個酒器之形。這種酒器一般是用青銅制成,橢圓形,大腹小口,上有蓋和提梁。②是金文的形體。中間的一點,表示裝有酒漿之意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似乎酒在器中晃動。④是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??,草木實垂????然也。”許慎說:像草木的果實下垂的樣子。這個說法不可靠。“卣”的本義應為“酒器”,如《尚書?文侯之命》:“用賚爾秬鬯一卣。”賚”讀lài,是“賞賜”義;“秬”讀jù,黑黍;“鬯”讀chàng,是祭祀用的酒;所謂“秬鬯”就是用黑黍和香草釀的酒。原話的大意是:我贈給你香酒一撙(或謂:我賞給你中撙酒杯一個)。《詩經?大雅?江漢》:“厘爾圭瓚,秬鬯一卣。”“圭瓚”,一種玉器;“厘(lí)”,通“賚”,賜給。這是說:賜給你一個玉器和香酒一樽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甲骨文作“”,或從“皿”作“
”。實際上 這是“卣”字的象形初文,“卣”是商周時期常見的酒器之一。“卣”為余紐(喻紐四等)、幽部字,“喻紐四等”字 與“定紐”古音非常接近,故古音可以通假。甲骨文或從 二“卣”作“
”,或從三“卣”作“
”。金文作“
”,或 作“
”。甲骨文:“其祼新鬯,二爵一卣于……” (《合集》 30973)大盂鼎:“錫汝鬯一卣。” (《集成》5.2837)戰國陶文作“
”,字形有所訛變,但與《說文》小篆相似。《說文》:“??,草木實垂????然。象形。凡??之屬皆從??。讀若 調。
,籀文三??為??。”由于字形訛變,其所作說解也就難免錯誤了。(王志平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