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囿
從這個字的甲骨文①的形體看,就像個周圍有園墻,中間有樹苗的苗圃。這就是個“囿”(yòu又)字。可見“囿”字的本義就是園林。后來專指古代帝王畜養禽獸的園林。這個字因為讀作“有”(去聲),所以到了金文②就變成于內聲(有)外形(囗)的形聲字“囿”了。小篆③的形體與金文一致,其內也是個“有”字。楷書④也是直接從小篆形體變來的。
“囿”字是指帝王畜養禽獸的園林。這個字到漢代以后也稱為“苑”另外又可引申為“菜園”之意,如《大戴禮記?夏小正》:“囿有見韭。”也就是在菜園中開始生出韭菜來了。事物集聚之處也可以稱“囿”,如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游于六藝之囿。”但是,你若見到《莊子?天下》“辯者之囿”一句時,可不能理解為“管理辯論人的地方”。這里的“囿”字是局限或知識面狹窄的意思。這是因為“囿”有圍墻,所以就有受局限或范圍狹窄的意思。再如有的人寫了一篇文章,他很謙虛地說:“囿于見聞,難免有錯,請同志們批評指正。”這里的“囿”字也是受局限的意思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從口,有聲。“囿”是古代供田獵用的大園 子,里面有大量草木使鳥獸得以棲身,商代文字作、
、
,是象形字。春秋時出現從口、有聲的形聲字,為后世文字所本。《說文》:“囿,苑有垣也。……一曰,禽獸曰囿。” 王筠句讀:“以苑釋囿者,《周禮?囿人》注:‘囿,今之 苑。’然則古名囿,漢名苑也。” 《詩?大雅?靈臺》:“王在靈囿,麀鹿攸伏。”毛傳:“囿,所以域養鳥獸也。” 《國語?周語中》:“藪有圃草,囿有林池。”韋昭注:“囿,苑也。”泛指菜園、果園。《大戴禮記?夏小正》:“(正月)囿有見韭。” 又:“(四月)囿有見杏。”也比喻事物會聚的地方。漢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游于六藝之囿,馳騖乎仁義之塗。”南朝 梁蕭統《文選序》:“歷觀文囿,泛覽辭林。”從本義引申又指局限,拘泥。《莊子?徐無鬼》:“知士無思慮之變則不樂,辯士無談說之序則不樂,察士無凌誶之事則不樂,皆囿于物者也。”(翼小軍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