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尊
陸游《雜感》:“一尊易致蒲萄酒,萬里難逢鸛鵲樓。”詩中的“尊”字就是一個會意字。甲骨文①的下部是一雙手,上部是一個大酒杯(或酒瓶),是赤誠獻酒的意思。金文②與甲骨文的形體比較一致,只是酒器上增添了幾道美麗的花紋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在酒器(酉)之上又增加了兩撇,實為酒器的蓋子。④是楷書的寫法,其下部由金文和小篆的雙手變為一只手(寸)了,是由小篆直接演變而來。
“尊”字的本義就是“酒器”。在古代,向人敬酒是須非常尊重的,因此“尊”字又引申為“尊重”義,如:“始皇尊寵蒙氏。”(《史記?蒙恬列傳》)這就是說:秦始皇非常尊重蒙氏。凡器物總有個單位,所以“尊”字還有遠引申義,那就是作單位量詞用,如三尊開山炮、五百尊神像等。
在古籍中常見“尊公”一詞,如:“當為尊公作佳傳。”(《晉書?陳壽傳》)這里的“尊公”不是對人的敬稱,而是稱對方父親的敬詞,如舊時寫信常說:“尊公康寧?”也就是說:你的父親好嗎?“尊公”有時寫作“令尊”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甲骨文字形從酉、從廾,后所從之“酉”繁化為“酋”,為《說文》小篆所本;戰國時期秦文字中又省“廾”為“寸”,為《說文》或體與楷書所宗;另有在“酋”字羨出一畫者。本義為一種用以盛酒的禮器。《說文》:“??,酒器也。從酋,廾以奉之。”引申為盛酒祭奠。 《禮記·禮器》:“夫奧者,老婦之祭也,盛于盆,尊于瓶。”孔穎達疏:“盛食于盆,盛酒于瓶。”引申為尊奉、擁戴。《左傳·成公九年》:“無私,忠也。尊君,敏也。”引申為重視。《玉篇·寸部》:“尊,重也。”又引申為尊貴、高貴。《廣韻·魂韻》:“尊,貴也。”又虛化為敬詞,用以對帝王、長輩及一般人的尊稱。(李義海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