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閑
這個“閑”字是個會意字。金文①上部是左右兩扇大門,下部的門中擋上木頭,這就是柵欄,是養馬圈。小篆②基本上同于金文的形體。楷書③又基本上同于全文的形體,這三種形體一脈相承,都是會意結構。④是簡化字的寫法。
“閑”字的本義是指養馬的圈,如《周禮?夏官?校人》:“天子十有二閑,馬六種。”這就是說:天子有十二個馬圈,馬六種。從“馬圈”義又引申為“范圍”,如《漢書?武五子傳》:“制禮不逾閑。”就是說:制禮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圍。既然有一定范圍,就有“防止”之義,如劉禹錫《天論》:“建極閑邪。”大意是:建立準則,防止邪說。可見這里的“閑”字就當“防止”講。
李白《廬山瑤》:“閑窺石鏡清我心。”這當中的“閑”字,如果解釋為“馬圈”、“范圍”就不通。實際上這個“閑”字又引申為“空閑”、“清閑”的意思。再看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“體貌閑麗。”這里的“閑”字又是什么意思呢?實為后來的“嫻”字,是“文雅”、“雅靜”之義。
“閑”字與“閒”字本為兩個字,古代曾經通用過,但在廢除異體字時把“閒”字廢掉了,只保留“閑”字,所以“空閑”、“清閑”、“忙閑”等等,我們只能寫“閑”而不能再寫“閒”了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《說文》:“閑,闌也。從門中有木。”本義指門柵欄。《周禮·夏官·虎賁氏》:“舍則守王閑。”引申指馬廄。《周禮·夏官·校人》:“天子十有二閑,馬六種。”鄭玄注:“每廄為一閑。”引申指范圍,常指道德規范。《論語·子張》:“大德不逾閑。”作動詞用,引申為防御、防范。《易·家人》:“閑有家,悔亡。”閑、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字。“閑”表示柵欄;“閒”表示空隙,并引申為空間、空暇。如今“閒”廢止不用,“閒”的空間義由“間”表示,閒的空暇義由“閑”表示。(胡偉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