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辟
這是“辟荒植五谷”中“辟”字的繁體字“闢”。金文①的形體生動形象,其上部是關閉的兩扇門,其下部是兩只手,這就表示雙手把門推開的意思。所以這個闢字是個會意字??墒堑搅诵∽趧t由會意字變成了外形(門)內聲(辟)的形聲字了。雖然形體變得繁雜了,但是卻體現了漢字由表意向標音發展的趨勢。③是楷書形體,由小篆直接演變而來。④是簡化字,把整個“門”字簡化掉了,寫起來很方便。
“辟”(闢)字的本義就是“開”或“打開”,如:“寢門辟矣。”(《左傳?宣公二年》)也就是說:臥室的門打開了。由“打開”之義又可以引申為“開辟”,如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地可墾辟。”這個“辟”字就是“開墾”或“開辟”的意思。由“開辟”之義又能引申為“排除”,如“辟耳目之欲”。也就是排除耳目之欲的意思。至于“辟謠”之“辟”,那是“駁斥”之義,是從“排除”之義引申出來的。
請注意:“辟”字還可以讀bì,如“辟世”,即“避世”,也就是逃避現實的意思?!氨佟弊钟挚勺骷俳枳郑?strong>《史記?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辟倪兩宮間。”“辟倪”就是“睥睨”的假借字,是“暗中窺探”的意思。又如《論語?先進》:“師也辟。”就是說:師這個人是個偏激(或孤僻)的人??傊?,同一個“辟”字,到底怎樣才能理解得正確,這要看上下文的意思而定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金文從門,從,會雙手開門之意。小篆的“闢”變成了形聲字。本義是開啟、打開。《說文》:“闢,開也。” 《六書故·工事一》:“闢,開之盡也。”從本義引申為開拓、開辟。《吳子·圖國》:“闢土四面,拓地千里。”清惜秋《維新夢·感憤》:“闢財源,開利藪,為甚紛紛牛后? ”由開拓、開辟之義引申為開闊。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八》:“不若從爐塘道,稍迂而路闢。”由本義引申為排除,疏通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是以闢耳目之欲,而遠蚊虻之聲。”楊倞注:“闢謂屏去之。”由排除之義引申為駁斥,宋葉適《上西府書》:“闢和同之論,息朋黨之說。”文獻多以“辟”作為“闢”的假借字。后“闢”合并簡化為“辟”。(郭敏珊)
會意字。《說文》:“辟,法也。從卩、從辛,節制其罪也。從口,用法者也。”于省吾主編《甲骨文字詁林》“辟”字條后姚孝遂按語:“此乃就小篆立說,非其本朔。 ……實則契文僅作,既不從口,也不從
,從
乃增飾,從
或
乃訛變。”
從卩從辛會意,辛為刑具,會用刑具施刑于跪跽之人,故有法義,有罪義。在西周金文中辟有治理、法則、君王、官長等義,皆與本義相關。徐灝《說文段注箋》:“《爾雅》曰:辟,法也。法謂法令。君稱辟,行法者也。罪稱辟,犯法者也。法謂之辟,因之犯法亦曰辟矣。”辟字之本義為刑法,其余為引申義。(周寶宏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