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妥
這個“妥”字是個會意字。甲骨文①的左上部是一只手(爪),右邊跪著一個婦女,是制服女奴之形。金文②的形體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,不過其右邊的婦女有點半站的樣子。小篆③則手在婦女的頭上,這不僅為了結構合理,而且也更能顯示制服之意。④是楷書的寫法,是由小篆直接演變而來。
“妥”字的本義是“制服女奴以求安”,如:“北州以妥。”(《漢書?武五子傳》)也就是“北州穩(wěn)定”的意思。后來由“穩(wěn)定”之義又可以引申為“妥貼”,如:“或妥貼而易施。”(陸機《文賦》)這里的“妥貼”就是指“恰當”或“合適”。“易施”是指“平穩(wěn)”。這句話的意思是:有的則合適而平穩(wěn)。現(xiàn)在說的“不妥”,也就是“不合適”的意思。
我們讀杜甫的《故司徒李公光弼》詩時,會見到“擁兵鎮(zhèn)河汴,千里初妥貼”兩句詩。這里的“妥貼”若理解為“恰當”或“合適”那就不對了,而應當理解為“安定”。這兩句詩的意思是:派大兵鎮(zhèn)守河汴,千里之地剛剛得到安定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從爪、從女,以手撫女,會安撫之意。甲骨文“妥”字從爪(或從又)、從女,金文、戰(zhàn)國文字承襲甲骨文。《說文》失載。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“妥,安也。從爪、從女。”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:“妥而后傳言。”鄭玄注:“妥,安坐也。”金文“妥”多通“綏”。晉姜鼎:“用康柔妥(綏)懷遠邇君子。”簋:“大神妥(綏)多福。”蔡姞簋:“用妥多福。”《詩·周頌·載見》作“綏以多福”。曾侯乙鐘:“妥賓之宮。”此處之“妥賓”,讀為“蕤賓”,樂律名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四曰蕤賓,所以安靖神人,獻酬交酢也。”(徐在國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