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婢
“婢子寒且倦,主人哦不窮。”這個“婢”字,本為會意兼形聲的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體,左邊是“妾”,右邊是“卑”,表示“卑賤的女子”之意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將原甲骨文左邊的“妾”換成了“女”,其義不變。③是楷書的形體。
《說文》:“婢,女之卑者也,從女卑,卑亦聲。”許慎說法甚確。在古代受剝削階級所役使的女子稱為“婢”,如《世說新語?文學》:“(鄭玄)嘗使一婢,不稱旨,將撻之。”意思是:鄭玄曾經(jīng)使喚一個女婢,不稱心意,要鞭打她。白居易《續(xù)古》:“豪家多婢仆,門內(nèi)頗驕奢。”“驕奢”,驕橫奢侈。這兩句詩的原意是:豪門權貴的家里養(yǎng)著很多女婢、男仆,門府之內(nèi)非常的驕橫奢侈。
古書中常見“婢子”一詞,有時當“婢女”講,但有時也是婦人自稱的謙詞。到底作何解,應根據(jù)語言環(huán)境和文意而定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從女,卑聲。甲骨文“婢”字從“妾”。“妾”與“女”用作義符可通。“卑”之形體變化參“卑”字條。“婢”的本義是女奴。《說文》:“婢,女之卑者。”又“奴、婢皆古之罪人也。”甲骨文“婢”是一女子私名,因用作人牲,其身份被視為女奴。《合集》35361:“王賓祖辛爽妣甲姬、婢二人,??二人,卯二牢。” (王用姬、婢二人賓祭祖辛之配偶妣甲,并??殺二人,卯殺二牢)引申指女仆。 《墨子·七患》:“馬不食粟,婢妾不衣帛。”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