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嬰
這是“世網(wǎng)嬰我身”的“嬰”字,本為會意字。①是金文的形體,上部是“貝”,下部是“女”,表示婦女頸上掛著由貝做成的裝飾品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上部從二貝,其義未變。③是楷書繁體字。④為簡化字。
《說文》:“嬰,頸飾也。”這是正確的。“嬰”字的本義也就是上古用貝做成的項鏈。由此義可以引申為“纏繞”,“圍繞”,如陸機《赴洛道中》:“世網(wǎng)嬰我身。”“世網(wǎng)”比喻世事。這是說:世事把我纏繞住了。由此又可以引申為“被……纏住”、“為……所困”,如李密《陳情表》:“而劉夙嬰疾病。”這是說:李密的祖母劉氏被疾病纏住了。
“嬰”字由項飾的“寶貝”之義又能引申為“嬰兒”義,也就是指不滿一周歲的小孩,如《老子》:“如嬰兒之未孩。”“孩”,指小孩笑。這就是說:好像還不會笑的嬰兒一樣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兼形聲字。從女、從賏,會女子有頸飾之意,賏亦聲。戰(zhàn)國文字“嬰”字或從貝、妟聲(妟、嬰二字古音近,故可從“妟”聲)。漢代文字“嬰”所從的“賏”或省作“?”。 “貝”簡化作“貝”。“嬰”類推簡化作“嬰”。本義是婦女頸飾。《說文》:“嬰,頸飾也。”作動詞,意思是系在頸上。《荀子·富國》:“辟之,是猶使處女嬰寶珠、佩寶玉,負戴黃金,而遇中山之盜也。”引申指初生的女孩。《玉篇·女部》:“嬰,《蒼頡篇》云:‘男曰兒,女曰嬰。’”《老子》第十章:“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”(徐在國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