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心
這個“心”字完全是一個象形字。你看甲骨文①很像一個心的形狀。金文②略有變化,但也像一顆心。小篆③則變得不太像心的樣子了。④是楷書形體。
“心”的本義就是“心臟”,又可以引申為“心思”或“心意”,如《詩經?小雅?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古人認為心臟是在人的胸部的中間,所以又可以引申為中心、中央之義,如李白所說的:“流水折江心。”(《送麴十少府》)這個“折江心”就是彎曲于江流之中央。
“心眼”一詞,一般是指心底、內心,如《老殘游記》第十四回:“昨日我看見老哥,我從心眼里喜歡出來。”這個詞我們現在還在用,如說某某人心眼好。可是古代的“心眼”一詞往往是指“見識”,或“眼力”,如“心眼高妙”就是指很有見識。
“心”字是個部首字,放在左邊時寫作“忄”。凡由“心”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“心”有關,如“想”、“愁”、“慕”、“念”、“惕”等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像心臟之形。甲骨文像心臟之形;金文略有變化;小篆仍像心形;楷書寫作“心”,已失去心臟的象形意味。本義指心臟。《說文》:“心,人心。”《合集》6:“己酉卜,賓貞:王心不……”《素問·痿論》:“心主身之血脈。”古人認為“心之官則思”(心臟的功能是思維,孟子語),引申指思維器官,由思維器官引申為心思、思想、意念、感情、性情等,又引申為思慮、謀劃。古代人類(中外一律)普遍認為思維的器官在心不在腦,其緣由何在?這是個值得探究的課題。因心臟在人體的中央位置,故“心”又有中央、中心、中間部位等義。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