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燕
“燕雀處居屋,子母相哺。”這個“燕”字本為象形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體,就像一只頭朝上展翅奮飛的燕子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與甲骨文有點相似,下部的燕尾訛變為“火”字。③是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燕,玄鳥也。”“玄”為“黑”義;“玄鳥”就是黑鳥,因為燕子是黑色的。許說不夠周密,因為有很多鳥都是黑色的。“燕”字的本義為“春燕”,如《史記?陳涉世家》:“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?”“鴻”是大雁,“鵠”是天鵝。這是說:小燕子怎么能夠知道大雁和天鵝的志向呢?
“燕”字可做“宴”字的通假字:一是“安閑”的意思,如《史記?萬石君傳》:“雖燕居必冠。”意思是:雖然安閑地在家中,但也一定要戴著帽子(表示恭敬);二是用酒飯招待客人,如《漢書?高五王傳》:“帝與齊王燕飲。”
請注意:戰國時有個燕國,是七雄之一。但這里的“燕”讀作yān,不能讀作yàn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像小燕子。甲骨文“燕”字像口銜物,張翼歧尾的燕子形。小篆勻整,復雜化,不僅口、翼、尾的線條對稱起來,又多了表示背脊的“口”形。燕口類化為“”,燕翅訛為“
”,燕尾訛為“
”。隸書、楷書筆畫化,形體又變。尾部訛為“灬”,失去原形。本義是燕子。燕是鳥名,又稱玄鳥。《爾雅·釋鳥》:“燕燕,鳦。”郭璞注:“一名玄鳥,齊人呼鳦。”邢昺疏:“此燕燕即今之燕,古人重言之。以其玄色,故謂之玄鳥。”玄鳥即赤黑色的鳥。《詩·邶風·燕燕》:“燕燕于飛,差池其羽。”(燕子雙雙飛,翅膀參差不齊)讀yān時指下面的意義。古代燕國在河北北部,字原作“匽”、“郾”,后作“燕”。燕為姬姓,開國國君是召公奭。舊時河北省又稱“燕”。(胡偉郭敏珊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