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牝
這個“牝”(pìn聘)字是一個會意字。甲骨文①的左邊是個“牛”,右邊的“匕”是個雌性符號。從甲骨文的其它文字看,凡是表示母羊、母豬、母馬、母鹿的字都有這個雌性符號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其左仍然是“牛”但是其右的雌性符號變得與甲骨文的雌性符號相反,像個反“刀”形。③是楷書的形體,是直接由小篆變來的。
“牝”字的本義是指鳥獸的雌性,與“牡”相對。《史記?龜策列傳》:“鳥獸有牡。”當然也就有“牝”了。因為雄性與雌性正相反,而丘陵(凸出)與溪谷(凹進)也正相反,所以古代也以“牡”、“牝”比喻丘陵和溪谷,如《大戴禮記?易本命》:“丘陵為牡,,溪谷為牝。”
在《尚書?牧誓》中有“牝雞無晨”的話,這是說母雞沒有打鳴報告天明的責任。可是假若母雞要管天明之事,這就叫“牝雞司(掌管)晨”舊時多用這個成語比喻婦人篡權亂政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從牛,匕聲。甲骨文中用以表示雌性家畜或獸類,或從牛,或從羊,或從豕,或從虎等,表示雌性之牛、羊、豕、虎等。牝本義指母牛。《乙編》 45.90:“翌乙巳?且(祖)乙
?牝。” (
指專門用于祭祀的特別圈養(yǎng)的羊,后世并入“牢”)用的就是本義。后引申為雌性之泛稱。《說文》:“牝,畜母也。” 《書·牧誓》:“牝雞無晨。”同時也就取代了其他表雌羊、雌豕等的專名用字。古又讀入脂部,大概是由于牝所從之雌性符號“匕”與匕首之“匕”形近的緣故而讀作匕首之匕。(陳英杰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