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物
“人為萬物之靈。”這個“物”字本為會意兼形聲的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體,左為牛,右為勿。卜辭謂雜色牛為“物”。②為小篆的形體,與甲骨文相似。③是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:“物,萬物也。牛為大物,天地之數起于牽牛,故從牛,勿聲。”許慎的說法牽強附會。“物”的本義是指“雜色牛”,如《詩經?小雅?無羊》中有“三十維物”。傳云:“異毛色者三十也。”也就是說:雜色牛三十條。由“雜色牛”可以引申為“雜色的帛”,如《周禮?春官?司常》:“雜帛為物。”由“雜色牛”又可以引申為“顏色”,如《周禮?春官?保章氏》:“以五云之物辨吉兇。”所謂“五云之物”,也就是指各種顏色的云。后世“物”也就指各種各樣的東西,如《荀子?天論》:“一物為萬物一偏。”也就是說:一種東西也就是萬物之中的一個方面。
請注意:“物色”一詞,現在是指“選擇”。可是古代多指“風物”、“景色”,如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物色惟舊。”顏延之《秋胡》:“日暮行采歸,物色桑榆時。”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從牛,勿聲。其本義指雜色牛。《戩》 6.7:“丙申卜,行貞:父丁歲物,在五月。” (歲,祭名)即用本義。《詩·小雅·無羊》:“三十維物,而牲則具。”毛傳:“異毛色者三十也。”引申指牲畜的種類、品級。《周禮·地官·牧人》:“牧人掌牧六牲,而阜蕃其物,以共祭祀之牲牷。”孫詒讓正義:“物猶言種類也……凡牲畜,區別毛色,各為種類,通謂之物。”亦引申指形色。《周禮·春官·保章氏》:“以五云之物,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。”鄭玄注:“物,色也。視日旁云氣之色……知水旱所下之國。”凡事物各有形色,因之引申指萬物。以形色來觀察、區別事物,因而又引申出物色、觀察義。通過觀察鑒別事物有所去取,因而又引申出選擇義。秦漢簡帛中均用為“萬物”義,睡虎地秦簡《效》 44:“物之不能相易者。”馬王堆漢墓帛書《老子》甲本084:“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。”(陳英杰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