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投
這是“投筆從戎”的“投”字,是個會意字。甲骨文①的左邊是“豆”,右邊是“殳”,表示“敲擊”義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由甲骨文直接演變而來。③是楷書的寫法,將“豆”換成提手旁。
《說文》:“(投),繇擊也。”“投”字的本義應為“敲擊”,而許慎所說的“繇擊”是引申義。現在多用其引申義“投擲”,如《史記?西門豹傳》:“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(yù)投之河中。”大意是:馬上派吏卒們一起抱起那個老巫婆投到河中。由“投擲”可以引申為“扔掉”,如劉希夷《從軍行》:“平生懷仗劍,慷慨即投筆。”這里的“投筆”是棄文就武的意思。陶潛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途中作》里的“投冠”,并不是說將帽子扔掉,而是比喻棄官。
“投桃報李”,多比喻互相贈答,語源于《詩經?大雅?抑》:“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。”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會意字。從手,從殳。《說文》:“投,擿也。”表示拋,擲。《詩·小雅·巷伯》:“取彼譖人,投畀豺虎。”引申為投入。《莊子·讓王》:“吾羞見之,因自投清泠之淵。”引申為投奔,投靠。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排調》:“千里投公,始得蠻府參軍。”又引申為贈送。《正字通·手部》:“投,贈也。”《詩·衛風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桃,報之以瓊瑤。”(荊亞玲蔣曉薇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