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摧
這是“黑云壓城城欲摧”的“摧”字,本為會意兼形聲的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體,左邊從“攴”,右邊為“佳(鳥)”,即撲打鳥,有摧毀之意。②是小篆的形體,“隹”上又增加了“山”,摧毀之意更為明顯。③是楷書的寫法。
《說文》解釋“摧”字的本義為“擠”、“折”等。“折”為“斷”義,與“摧”義相近。“摧”字的本義為“毀壞”、“摧毀”,如《漢書•賈山傳》:“雷霆之所擊,無不摧折者。”
“摧”字也有“悲傷”義,如古樂府《孔雀東南飛》:“阿母大悲摧。”該義實為“折斷”等義的遠引申義。
請注意:《詩經•邶風•北門》:“我入自外,室人交遍摧我。”這里的“摧”字不是“折斷”、“摧毀”之義,而是“折磨”的意思。詩的大意是:我從外面剛回來,妻子兒女都來折磨我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形聲字。從手,崔聲。《說文》:“摧,擠也。從手,崔聲。一曰挏也,一曰折也。”徐鍇系傳:“挏,推動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摧,推也。”指推擠。唐呂溫《送段秀才歸澧州》:“摧賢路已隔,賑乏力不任。”又指折斷。清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“折者,斷也。今此義行而上二義廢矣。”三國魏李蕭遠《運命論》:“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。”引申為摧毀,毀壞。唐李賀《雁門太守行》:“黑云壓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鱗開。”又引申指挫敗,挫折。《楚辭·九嘆·憂苦》:“折銳摧矜,凝泛濫兮。”王逸注:“摧,挫也。”由精神受挫折,引申指悲傷,哀痛。唐李白《丁都護歌》:“一唱都護歌,心摧淚如雨。”(荊亞玲 蔣曉薇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