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瓜
“瓜熟蒂落”,“瓜”字是個象形字。你看金文①中間的大瓜還結在蔓上,其向右下方伸展的一筆是瓜須的形象。小篆②的“瓜”變小了,但仍有瓜形。③是楷書的寫法,這么一變就不像瓜的樣子了,但仍然可以看出楷書與金、篆文字一脈相承。
“瓜”是個總稱,要細分的話,瓜的種類就很多了。古代用“瓜”字組成的詞也是很多的,如“瓜代”一詞在古書中時常碰到,這是說某人任職期滿,由他人繼任稱為“瓜代”。此典出在《左傳•莊公八年》:齊侯要連稱和管至父二人守衛葵丘,到瓜熟時就派人接替,這就叫“及瓜而代”。另外,還有“瓜李之人,有口難辯”一說,又是什么意思呢?此典出自古樂府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;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大意是:人要防患于未然,有嫌疑的地方不去;正如在瓜田里不要提鞋(怕人疑為彎腰偷瓜),在李子樹下不要整帽子(怕人疑為偷摘李子)。所以后世就把“瓜李之人”比作有嫌疑的人;把“瓜田李下”比作有嫌疑的境地。
“瓜”字是個部首字。在漢字中凡由“瓜”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“瓜果”有關,如“瓞”、“瓣”等字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像蔓上長的瓜形。本義是各種瓜的通稱。《說文》:“瓜,?也。”《字匯·瓜部》:“瓜,種類不一,俱從蔓生。” 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七月食瓜,八月斷壺。”引申指瓜熟的時候和頭部像瓜的一種武器。還通假為“蝸”。《字匯補·瓜部》:“瓜,與蝸通。”楷書“瓜”保持著篆文的字形輪廓,而與“爪”有區別。(張玉金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投稿郵箱:admin@zdic.net
漢典主站:m.mykzcwp.cn
漢典論壇:bbs.zdic.net
漢典手機站:m.zdic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