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漢字:戊
這個“戊”字是個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像一把長柄寬刃的大斧,刃部朝左,像彎月形。②是金文的形體,中間更像一把大斧之形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沒有斧頭的模樣了。④是楷書的寫法。
“戊”字的本義就是像板斧一樣的古代武器。另一個“戉”(yuè岳)字,形體與“戊"很相似,今天寫為“鉞”,也是古代斧頭一樣的武器,我們書寫或認讀時不要相混。
到了后世,“戊”字的本義消失了,它就被假借為天干的第五位,即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……”。同時,它也就常用為序數“第五”的代稱。
古書中常有“戊夜”一詞。請注意:它與“午夜”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。“戊夜”是指五更天,是天快要亮了的時候,而“午夜”是指“夜深”或“半夜”。《南史•梁武帝紀》中的“常至戊夜”,就是常到五更天的意思;有時也寫作“五夜”,概念一樣。
——左民安《細說漢字》
擴展閱讀
象形字。像斧類兵器之形。甲骨文有左向和右向兩種寫法,西周以后,左向者被淘汰,戰國時期寫作“”,將右上角的一筆變成孤懸的點就是楷書的樣子了。本義當為兵器名。“戊”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假借作天干第五位的代稱,并成為此義的專用字。《說文》:“戊,中宮也。象六甲五龍相拘絞也。”這是用漢代盛行的陰陽五行之說來附會的,清江藩《六甲五龍說》:“予謂天數五,地數五,自甲至戊其數五,居十之中。《漢書·律歷志》:‘五六者,天地之中和。’故曰:‘戊,中宮也。’”(王穎)
——李學勤《字源》
漢典:m.mykzcwp.cn